随着全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始探索不同方式的目标绩效管理方法。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事业发展管理需求出发,以目标管理为切入点,对比分析金融机构及企业不同管理模式,探索符合公积金中心实际的目标绩效考核体系优化思路。
一、目标管理法的实际应用
目标管理法广泛运用于不同企事业机关单位,不同性质背景、组织架构的单位的应用方式方法各有千秋。
(一)金融机构采用多维度考核体系。金融机构将目标管理法应用在银行战略计划落地实施及绩效考核分配当中,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法包括平衡计分卡、KPI关键绩效指标法、360度测评法、同业对标法等。大型商业银行多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方法,实行多层级、矩阵式的绩效考核体系;股份制银行以规模导向兼顾价值导向为主,通常制定多维度的绩效考核体系,分行层面采用平衡计分卡法;部分银行在特定阶段实行较少维度的目标绩效考核方式,以突出阶段性的重点发展目标。
(二)标杆房企绩效管理创新。房地产企业围绕提升管理质量、效率不断创新目标管理及绩效考核分配模式,不同的房企基于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目标绩效管理模式。比如恒大采用强考核绩效管理模式,以结果考核为主,有效实现员工和组织共同发展;龙湖采用弱考核模式,以能力考核为主,结果以正向激励为主。
(三)成都中心目标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实践。为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打破排资论辈绩效分配模式,成都中心于2016年起着手优化目标绩效管理模式,强化目标任务全过程项目化管理,优化KPI关键绩效指标,完善目标考评措施手段,加强结果运用分析,使目标任务落地实施更加保障有力,绩效考核分配更加科学合理。
经多年探索实践,成都中心围绕制度惠民的价值观念,逐步建立一套适合中心事业发展的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牢固树立“优绩优酬”激励导向,建立从政策制度创新创优、惠民服务、质效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等多个维度制定目标任务并进行绩效考核分配的目标绩效管理模式,激励各部门深度履职,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1、扩大考评范围,激励部门创优。根据中心组织架构,形成中心对部门,分中心对服务部的分层考核模式,构建由“个性化目标、共性目标与亮点加分”组成的考核体系,全面考察部门个性化基础目标任务的实施状态;统一标准考评部门规范履职、服务支持、党风党建及跨部门协作的专项工作完成情况;分级分类评价部门获得表彰荣誉及特色亮点工作完成质效的价值贡献,通过目标管理及结果考核推动部门强化工作重点、加强部门合作、提升中心形象。
2、落实责任分工,强化过程管控。实行项目化管理机制,强化目标计划、执行、评估、改进和提升的全程管理。组织部门对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明确各目标项阶段性输出成果及责任人员,形成部门目标任务计划台账,推动目标有序实施;综合应用日志管理、月度计划、督查督办等抓手,结合通报、报告、管理台账工作机制,推进目标定期分析反馈,及时掌握目标运行情况,扬长补短;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加大对滞后目标管理力度,确保所有目标运行可控,任务落地见实。
3、丰富考评形式,全面多维考评。目标考评方式包括牵头部门日常考评、外请专家专业评审、考核小组集中考评和部门互相综合测评等,从结果成效、效能提升、创新成果、价值贡献等维度全面考察各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评信息有效公告反馈并辅以制订绩效提升措施,强化成效知晓度,提升考评透明度。考评结果纳入绩效分配、年度评优、职级提升中应用,有效落实“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励导向。
二、与金融机构及企业目标绩效考核体系的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成都中心与金融机构及企业的目标绩效管理模式,具有一致性:一是围绕组织目标建设目标绩效体系;二是个人绩效与部门目标考评结果关联。差异性包括:一是金融机构目标任务重点相对单一,中心目标多元化;二是金融机构目标易量化,中心目标不易计量。
三、目标管理体系优化思路
目标管理作为管理提升工具,应围绕为民服务的宗旨,根据组织事业发展需要,适时优化调整体系设置,提升目标落地实施的保障支撑。
(一)围绕组织目标,适调目标体系
统筹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整体与局部、组织与个人的关系,刚柔并济设定考核指标,在可以明确量化的指标上采用刚性较强的目标,在不可量化的指标上采用柔性目标,做到可及性目标与延展性目标相互兼容,效益性目标、社会性目标及管理性目标相互促进。其次,区别部门职能方向、日常性事务工作及重点专项重大工作,按照部门类别、分序列、有针对性地设置目标管理体系与考核板块,明确各序列、各板块考核侧重点,实行分类分级差异化考核,激励部门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深度参与目标任务工作,强化重大事项的激励与考核。
(二)加强过程管控,实施动态管理
加强对目标任务执行的过程管控,细化项目化管理机制,对总体目标进一步分解得到阶段性目标,明确目标实施步骤;实行全程跟踪,通过定期或季度评估,及时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动态调整实施步骤,修正偏差,使目标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点与问题点更加清晰透明,为总体目标的达成提供更准确及明确的方向。
(三)加强行业交流,对标学习提升
加强与同行业先进单位的沟通交流,对标学习其目标管理先进经验做法,结合组织实际情况,客观分析、科学吸并,合理选取考核指标,优化考核维度,丰富考核方式,强化目标导向,构建科学合理、符合组织实际的目标绩效管理体系。
(本文作者:肖庭伟)
关于目标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