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数据质量,夯实数字化发展基础
数据质量是数据运用基础,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必须加强数据治理工作。
(一)合理利用工具,有序推进治理
部分问题数据采集时间过于久远是当前数据治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提高数据整改效率,保障数据价值运用,对数据质检工具和数据稽查工具筛选出的疑点问题,建议根据数据产生时间及在数据运用过程中的权重,合理分解整改任务,按优先级逐步整改。
(二)强化数据校验,提升采集质量
管理好数据源头首先要完善校验规则。对标数据质检和稽查标准,整理完善数据校验规则,将其应用到公积金业务系统的数据采集工作中;其次,数据的合规性校验至少应设置在两个重要环节,第一个是数据录入环节,通过前端页面对录入数据进行实时校验,将不符合规则的数据项及原因及时提示给录入员,提高数据录入质效。第二个是数据存储环节,在数据库层面设置数据校验规则,对插入和更新的数据进行校验,严把入库数据质量关。
(三)关注数据变动,强化跟踪管理
部分数据采集后缺乏有效的跟踪管理,有效性较低,可用性较差。如个人信息中的婚姻情况、家庭住址等数据项,采集后无有效跟踪手段,在业务分析中难以运用。针对此情况,一是可加强业务关联,根据单位或职工办理公积金归集、提取、贷款等业务时提供的必要资料,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二是要推进数据共享,明确数据来源,与数据源单位达成合作,在需要时通过数据共享渠道获取最新有效数据。
(四)优化数据结构,降低维护成本
为避免缴存、贷款信息中重复采集职工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数据,公积金中心可结合实际业务需要,对公积金数据结构进行优化重组,合理分类。如将所有的个人数据均存储在个人基础信息表中,业务需要时根据个人账号进行关联调用,有变动时仅需维护个人基础信息表即可。
二、深挖数据价值,掌握数字化发展钥匙
发掘数据价值是数据运用的关键。未经过分析的数据,是毫无价值的。想要将公积金数据盘活、用好,就必须对公积金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 观察数据规律
公积金数据在业务分析中,运用最多的就是通过探寻数据的变化规律,对业务走势进行预测。部分公积金业务受办理时间间隔限制,业务走势变化规律性较为明显,在业务、资金的预测方面可用价值较高。如六盘水市的租房提取业务,办理职工多为按年提取,办理间隔时间需满一年,根据对该业务近几年的办理数量走势进行分析比对(见图),不难发现业务量走势基本相同,办理峰值主要集中在一月、三月、八月和十二月,这对业务预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考。
(二)分析数据关系
在探寻数据价值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数据都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就能找到规律,往往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才能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如笔者对六盘水市尚未申请公积金贷款的职工群体进行分析时发现,无论是以年龄分布还是开户时长分布,都难以看到规律的数据变化,但当区分了行业时,不难发现本未贷款的正常缴存职工中,采矿业人数最多且贷款率位居倒数第二。为探寻其中原因,笔者又查询了各行业未贷款职工的平均缴存基数和账户余额,但采矿行业的人均基数并不低,缴存余额虽相对略少但与其他行业差距不大,再查询此类职工近10年办理的提取业务构成,其中租房提取占比高达86.58%,而其他行业无公积金贷款职工同期租房提取占比仅43.1%。由此初步分析为采矿业职工工作所在地多在乡镇,一般配有保障性住所,另受工作时间、生活环境、消费观念等因素影响,在市、区购房欲望较低。摸清数据关系可为公积金政策研究提供更多思考方向。
(三)探索指标体系
公积金数据指标如累计缴存金额、贷款余额、逾期贷款数量、逾期金额等行业最基本指标,并不能完全满足公积金业务管理的需要。为稳定公积金存贷关系,六盘水公积金中心根据个贷率的变化范围,设置了流动性系数指标,用以指导该市贷款额度的控制,这对全市公积金业务和资金向好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根据各数据间的关系,探索设计业务指标,是数据价值在公积金行业的重要运用方向。
三、探索数据运用,构建数字公积金场景
(一)优化公积金管理决策
六盘水中心通过对缴存单位及职工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比对时,发现该市非公缴存单位数量和缴存人数占比远低于其他地区,由此自2021年起将归集扩面工作列入中心工作重点,近几年来在归集扩面工作上持续发力,取得显著成就。此外,六盘水中心还根据数据质检和稽查工具反馈沉睡账户的情况,2023年9月成立了“沉睡账户”清理工作专班,截至2024年5月,累计有效清理沉睡账户3.79万个,唤醒资金1.72亿元,清理比例82.48%。
(二)提升公积金工作效率
一是通过公积金业务数据自身关系和规律,以及共享数据运用,可以进一步优化业务收件和流程,为业务办理提供可靠的参考建议,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二是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梳理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业务办理中的瓶颈和不合理之处,进而优化业务流程。例如,通过线上、线下业务办理量及办理时长的分析比对,可以识别出线上办件率较低的业务,由此分析查找线上业务流程缺陷,进而优化办理流程,提高服务体验和办理效率;
三是通过对职工办理习惯、业务办理时长进行分析,可以尝试探寻管理部业务窗口工作哪天业务量最多、每天哪个时段最忙等规律,从而合理地弹性安排工作任务及会议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三)加强公积金风险防控
六盘水中心在2021年下半年的专项稽核工作中,通过对贷后大幅调整缴存基数的数据进行筛查分析,发现两家单位通过职工转移的方式协助职工在贷前贷后随意调整基数。中心对涉及单位及职工进行约谈,要求根据真实收入重新调基,并及时堵塞了该管理漏洞。公积金数据在评估个人信用状况、监测异常提取和贷款行为、预测市场流动性风险、预防资金挪用和违规操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发挥好公积金数据社会价值
公积金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价值。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经济状况、预测市场走势、优化投资配置、评估政策效果、构建信用体系、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以及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例如,公积金缴纳情况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的整体状况,通过对海量公积金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政府可以更精准地了解民生需求和社会问题;公积金的购房提取及贷款数据也在预测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走势以及潜在风险有着重大参考价值。
(五)把握好数据运用的尺度
数据分析结果是辅助判断的参考,但数据无法完全代替人工判断,公积金业务系统的设计者与使用者,都应该把握好数据运用的尺度,需要保留基本的人工判断能力。
四、保障数据安全,守好数字公积金之底线
安全与隐私的保障是数据在公积金行业运用的根本底线。但在数据使用和共享过程中,无疑增加了数据被拷贝、截取等风险,要提升数据安全,应在数据使用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数据加密、脱敏处理
一是应对敏感数据使用强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即使数据被截获,也无法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解读;二是在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时应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去除或替换敏感信息,按业务及分析需要获取数据项,以减少数据泄露的风险。
(二)提升数据安全管理
一是根据用户的角色和职责,分配不同的数据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和使用数据;二是通过日志审计、数据库审计等安全软硬件设置,对数据操作进行监控和审计,以检测任何可疑的数据访问或修改行为;三是与数据共享方签订数据使用协议,明确数据的使用范围、目的和保密要求。通过法律手段约束数据共享方的行为,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
(三)加强数据安全意识培训
学会如何辨别数据泄露、丢失或被篡改这些威胁,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降低因“人祸”导致公积金数据风险的可能性。
探索数据价值在公积金行业中的运用